羞将华发照青衫,直拟凉秋整去骖。
应聘岂能如水北,紬书何事尚周南。
江澄颇觉客愁破,山好那须世事谈。
犹胜元琳日趋府,强持簪笏逐髯参。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祐五年(1090年)九月,应召入朝为中书舍人期间所作。诗人以“再韵呈诸公”为题,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向往和对时局的忧虑。
第一句“羞将华发照青衫”,意思是说,我不愿意将自己的白发映照在青衣上,以此来掩饰自己的失意和沮丧。这里的“羞”和“耻”都有羞愧、耻辱的意思。而“华发”指的是年老的头发,“青衫”则是文人常用的服饰。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不愿让自己的白发映照在青衣上,以此掩盖自己的失意和沮丧。
第二句“直拟凉秋整去骖”,“去骖”在这里是指离开朝廷。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我打算在凉爽的秋天离开朝廷。这里“拟”表示打算、计划,“骖”是指马的骖带,也指代马匹。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我打算在凉爽的秋天离开朝廷。
第三句“应聘岂能如水北,紬书何事尚周南”,“应聘”指的是应征做官,“水北”和“周南”都是古代的地名。整句诗的意思是说,应聘做官难道能比得上水的北面吗?为什么还要去周南呢?这里的“应聘”和“应聘岂能如水北”都是指应征做官的行为。而“水北”和“周南”则是古代的两个地名。整句诗的意思是说,应聘做官难道能比得上水的北面吗?为什么还要去周南呢?
第四句“江澄颇觉客愁破”,“江澄”指的是江水清澈的样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江澄的水清得很,但我却感到自己的客愁已经破碎了。这里的“澄”是清澈的意思。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江水虽然清澈,但我却感到自己的客愁已经破碎了。
第五句“山好那须世事谈”,“山好”指的是山景美好。整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景色美好,那么世事就不必谈论了。这里的“那”表示即使如此,也仍然如此的意思。整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景色美好,那么世事就不必谈论了。
第六句“犹胜元琳日趋府”,“元琳”是唐代诗人元稹的字。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比起元稹日益接近朝廷的做法来,我还是更喜欢保持自己的清高。这里的“犹胜”表示胜过的意思。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比起元稹日益接近朝廷的做法来,我还是更喜欢保持自己的清高。
第七句“强持簪笏逐髯参”,“强持”指的是勉强保持、坚持。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勉强保持着官服和笏板,跟随胡子老头一起行动。这里的“强”是勉强的意思。而“簪笏”是指官帽上的簪子和笏板,也指代官员。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勉强保持着官服和笏板,跟随胡子老头一起行动。
最后一句“强持簪笏逐髯参”,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勉强保持着官服和笏板,跟随着胡子老头一起行动。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勉强保持着官服和笏板,跟随着胡子老头一起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