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崖绝壁印苔痕,陈迹千年尚似新。
杖履纷纷走南北,几人不是刻舟人。
【解析】
“佛迹”是题目,全诗以佛迹为中心。首句写佛迹,次句点题并总括前二句,三、四句写佛迹的流变。“苍崖绝壁印苔痕”,写出了佛迹的流变,从山崖上一直印到了山下的地面上,可见佛迹流传之广,影响之深。“陈迹千年尚似新”,进一步强调佛迹的流变,千年的陈迹,依然如新,说明人们对佛教的信仰并未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杖履纷纷走南北,几人不是刻舟人。”这两句是对前两句的补充和拓展,说人们纷纷到南北各地去参拜佛迹,但有几个不是被佛迹所束缚的人呢?“刻舟人”指拘泥于成见而不知变通的人,比喻那些固守旧观念、不肯接受新鲜事物的人。
【答案】
译文:
那苍老的山崖,险峻的峭壁,上面长满了绿色的苔藓,留下了无数年的痕迹。这些痕迹已经历经千年,却依然像刚被雕刻出来一样新鲜。
人们纷纷到南北各地去参拜佛迹,可是又有几个不是被佛迹束缚的人呢?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佛教在民间的影响。作者用苍老的山崖,险峻的峭壁印上了苔痕作为引子,引出佛教在中国的流传;“苍崖绝壁印苔痕,陈迹千
既写了佛迹的流传之广,影响之大,也写出了人们对佛教的信仰并未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杖履纷纷走南北,几人不是刻舟人”,则指出了人们纷纷去参拜佛迹的原因:一是佛迹的流变,二是人们的盲目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