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鱼鄮城馆,书画剡溪船。
饭颗诗应瘦,灯花人未眠。
空林带冰月,老屋架霜烟。
寂寞凰栖叟,思君又一年。

岁晚寄帅初

车鱼鄮城馆,书画剡溪船。

饭颗诗应瘦,灯花人未眠。

空林带冰月,老屋架霜烟。

寂寞凰栖叟,思君又一年。

【注释】

岁晚:年终。鄮:在今安徽巢县东南。帅初:指张纲。张纲曾任鄮令。

饭颗:指饭粒。苏轼《和田国博喜雨》诗:“饱食饭颗肥。”

盏花:即“灯花”,喻指灯火。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相逢一笑泯恩仇,便将杯酒长精神。歌月流响曲,舞影落华灯。归来犹自醉,梦断有谁知?灯花燃不灭,人睡到天明。”

空林:指空旷的树林。苏轼《与王定国书》:“吾与子别二年矣,音问阔绝,上下异心,道路相迷,如坠深谷,如陷大壑。每览往事,未尝不怆然于怀也。”

带:覆盖。

老屋:指老宅。苏轼《次韵子由病中雪堂夜坐忆子由二首》之一:“我居东山松竹坞,君住西江橘柚村。但得此身长报国,岂忧无酒亦无琴?”

霜烟:指冬日的寒烟。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三首·其一》:“归时望旧京,霜树侵前路。”

凤凰:指神鸟凤凰。传说凤凰能栖息在高大的树木上,所以常用来比喻隐士、高人。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为友人送行而作。从诗意看,此诗当写于诗人被贬黄州之时。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幽静闲雅的画面:在鄮城的馆舍里,诗人欣赏着车上装载的书画;在剡溪的小船上,诗人吟诵着脍炙人口的名篇。这四句中,既有实景,也有虚景。“车”、“船”两字是实景;“书画”、“吟诵”两事是虚景,都是诗人所喜爱的高雅生活。“饭颗诗应瘦”,是说诗人因为喜爱读书,吃饭时也顾不上吃好,所以饭粒都变瘦了。“灯花人未眠”,则是说诗人因为喜欢读诗,所以即使点了灯也没有心思睡觉,一直等到灯花都爆了才去睡觉。

诗的后四句,描写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一片寂静的树林里挂着晶莹的冰月,一座老屋子冒着淡淡的烟雾。这是一幅幽冷的画面。在这寒冷孤独的环境中,只有一位老人,孤独地居住在那里,他想念着他的朋友张纲。“寂寞凰栖叟,思君又一年”,诗人用凤凰栖居在山林里的典故,来表示自己对友人的思念。这一句中,“寂寞”是诗人的心情,“凰栖”则是诗人的想象。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