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好名者,举国让子之。
若或非其人,箪食见色辞。
草木固同臭,磁铁非有期。
主人解谈谐,寓言蒙庄卮。
陶公岂真乞,善谑淇澳诗。
仲尼不假盖,将护子夏非。
贤哉此宾主,不乞彼自贻。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昔有好名者,举国让子之。
注释:过去有个很有名气的人,整个国家都推举他为代表。
赏析:此句描述了一个人因为名声太大而受到全国的推崇。若或非其人,箪食见色辞。
注释:如果有不是这个人的情况,用饭时看见他的脸色就会告辞。
赏析:此句表达了如果这个人不符合他的名声,那么即使再好吃的食物也会让人感到不舒服,甚至直接离开。草木固同臭,磁铁非有期。
注释:草木本为一体,磁铁没有固定的时间。
赏析:这两句表明了世间万物都是相通的,即使是看似不同的事物也有它们共通的地方。同时暗示着时间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主人解谈谐,寓言蒙庄卮。
注释:主人擅长讲笑话,用故事来比喻庄子的言辞。
赏析:这句话表明了主人的幽默感和善于用比喻表达道理的能力。陶公岂真乞,善谑淇澳诗。
注释:陶渊明难道是假装要乞讨的,他善于开玩笑的诗。
赏析:这里指的是陶渊明,通过幽默的语言来讽刺那些虚伪的行为。仲尼不假盖,将护子夏非。
注释:孔子不借助车盖,将保护子夏不受损害。
赏析:这里提到了孔子和子夏的关系,表达了孔子对弟子的关爱和保护。贤哉此宾主,不乞彼自贻。
注释:如此贤惠的主人和客人,他们不需要向对方索取什么。
赏析:这是对主人和客人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尊重的赞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人因名声过大而受推崇,以及与其他人交往的场景,展示了人际关系中的相互支持、理解与尊重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