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朝仍暮,莲塘夏似秋。
水高侵树脚,屋漏滴人头。
歇昼厨烟出,占晴础汗收。
群山思会面,扶病一登楼。

诗句解析:

  1. 梅雨朝仍暮,莲塘夏似秋。 - 描述的是梅雨持续至早晨,而到了夜晚又像是秋天。
  2. 水高侵树脚,屋漏滴人头。 - 描述了水位高涨到连树都快要被淹没了,同时屋里的雨水也打湿了人的头顶。
  3. 歇昼厨烟出,占晴础汗收。 - 描述了因为下雨,人们不得不在白天休息,厨房里的炊烟也随之升腾;天气放晴时,人们开始收起衣物准备出门。
  4. 群山思会面,扶病一登楼。 - 表达了作者因疾病而行动不便,但仍然想攀登高山的愿望。

译文:
在连绵不断的雨中,早晨的梅雨和夜晚的夏意交织在一起。
水位上升至足以浸没树根,屋内的水滴如同倾盆大雨般从屋檐滴落至我的头发。
白日里,人们只能在家中休息,炊烟随着厨房的烟囱缓缓升起;到了晴天,人们纷纷收拾行装准备外出。
群山环抱之中,似乎可以感受到彼此的呼吸;尽管身体不适,但仍然渴望攀登高峰。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典型的江南雨季景象。首句“梅雨朝仍暮”便设定了一个时间上的矛盾——明明是早春的时节却在不断下着像夏季一样的细雨。接着,“莲塘夏似秋”将这种季节上的不协调感推向高潮。紧接着的句子通过“水高侵树脚”,“屋漏滴人头”,用形象的语言表现了雨势之大以及人们对这连续降雨的无奈与苦楚。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换了场景,由室内转至户外,通过“歇昼厨烟出”,“占晴础汗收”等意象描绘人们在雨天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歇昼”指的是在下雨天不得不暂时停止的活动,“占晴”则是趁着雨停后的好天气去做某件事,“础汗收”则是形容天气放晴后人们急忙收拾衣物准备外出的情景。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具体,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环境中。

最后几句则是情感的升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身体不适,但仍有攀登高峰的愿望和行动。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和坚持。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表达对美好生活向往和坚韧不拔精神的优秀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