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踪留异县,小隐卜清苕。
囊罄欲质史,官卑难贳貂。
挥斤停匠手,伐木断江潮。
未有王司马,携钱过野桥。

《筑室以乏金小辍》是宋朝诗人葛立方的作品,出自《筑室以乏金小辍》。下面逐一解释诗句的含义和背景:

  1. 诗句释义
  • “萍踪留异县”:描述诗人如同浮萍一样,四处漂泊不定,最终留在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 “小隐卜清苕”:诗人选择了一个安静的地点隐居,这里可能是他心中的避风港。
  • “囊罄欲质史”:诗人口袋里的钱已经用光,甚至想要变卖自己的历史知识来维持生计。
  • “官卑难贳貂”:由于官职不高,难以购买貂皮,这反映了诗人的经济困境。
  • “挥斤停匠手”:形容诗人在伐木时,技艺高超,甚至让工人们停下手中的活计观看。
  • “伐木断江潮”:诗人砍树的动作仿佛切断了江水的潮汐,形象地描绘了他的行动。
  • “未有王司马”:暗示诗人尚未有机会与权贵交往,或未能得到他们的赏识。
  • “携钱过野桥”:尽管生活艰难,诗人仍带着钱财过桥,象征着他对未来依旧抱有希望。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心理描述,展现了诗人葛立方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诗中的“小隐”、“囊罄”等词语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对物质匮乏的无奈。同时,“挥斤”和“伐木”的动作描写,既展示了他的技艺,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坚持和对自然的敬畏。
  • 通过对“王司马”一词的使用,诗人可能隐含了一种渴望权力或者认可的心声,但同时也透露出他在现实环境中的挣扎和无奈。
  • 结尾的“携钱过野桥”一句,不仅是一种生存的状态,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即使在困顿中,依然保持着一种乐观和坚韧的态度。这种态度在困难面前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力量。

《筑室以乏金小辍》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生活困境和情感的诗歌,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和文人境遇的一种深刻反映。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片段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葛立方的内心世界和他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