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疑有散花天,五出琼瑶忽满前。
闺女传香得韩寿,宫娥濡蜡照公权。
赏心共付尊中美,索笑谁为席上先。
它日成阴子如豆,不堪对酒割芳鲜。

【注释】

  1. 山村:指山间。
  2. 五出琼瑶:形容梅花洁白如玉,晶莹如珠。
  3. 闺女:年轻的女子。
  4. 韩寿:晋代人,曾以一女子赠送的香赠于美女贾氏,后来二人成婚。
  5. 宫娥:宫廷中的美女。
  6. 索笑:求取笑谑。
  7. 席上先:在宴会中第一个开怀大笑的人。
  8. 子如豆:比喻年幼。
  9. 割芳鲜:割去鲜花上的花瓣,比喻舍弃美好的事物。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朝诗人周元举对梅花的一次赞美之作。诗的前两联写梅花的清雅脱俗、洁白芬芳;第三联写梅花的芳香可与古人韩寿和宫娥相比拟;第四联则抒发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读。
    第一句“山村疑有散花天”,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村景象,仿佛天上的仙女散落下无数的花朵,使得整个山村都沉浸在一片花香之中。这里的“散花”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洁白和芬芳,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香气的仙境。
    第二句“五出琼瑶忽满前”,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美丽。这里用“五出”来形容梅花的花瓣繁多,犹如珍珠般晶莹剔透。而“琼瑶”则更是将梅花的纯洁和高雅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第三联“闺女传香得韩寿,宫娥濡蜡照公权”,则是对梅花的另一种赞美。这里用“闺女”和“宫娥”来形容梅花的高贵和美丽。相传汉代的韩寿曾将女儿送给贾宝玉为妻,而他的美貌则被汉武帝所知。在这里,诗人用“传香”、“濡蜡”来形容梅花散发出的香气和光彩,以此赞美梅花的美丽和高贵。
    末联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最后两句“赏心共付尊中美,索笑谁为席上先”,诗人将梅花比喻为珍贵的酒肴,认为只有那些懂得欣赏的人才能与之共享美酒佳肴的快乐,而在宴会中第一个开怀大笑的则应该是那些能够理解梅花精神的人。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也表达了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那样的人的愿望。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追求美好、追求高雅,不被庸俗的生活所束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