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炎歊气郁蒸,缘空宝镜没埃尘。
长歌不见徘徊影,并出初无龃龉轮。
麟斗何因识星度,鹊飞谁复见天津。
春秋不著诚非异,毋惑东家号素臣。
诗句释义与译文
“月蚀”:指的是月亮被太阳照射到而产生阴影的现象,通常是因为月球运行轨迹接近太阳,导致太阳光无法完全照亮月球的背面。
“六月炎歊气郁蒸”:描述了六月天气的炎热和潮湿,可能是在一个夏季的晚上或者早晨观察到的月蚀现象。
“缘空宝镜没埃尘”:比喻月光像一面宝镜一样在天空中反射出尘埃,这里的“缘空”可能是指天空中的位置,“宝镜”是象征性的表达,指代月亮,“没埃尘”则意味着月亮在云层或尘埃中变得不那么明显。
“长歌不见徘徊影,并出初无龃龉轮”:表达了观察者在观看月蚀时的心情和景象。”长歌”可能是指长时间地观察或是吟咏,“徘徊影”形容月亮在云层中的移动,“并出”指的是月亮在天空中与太阳同时出现,而“初无龃龉轮”可能是指月轮(月亮的形状)在太阳光下显得不那么规则或完整。
“麟斗何因识星度”:这里的“麟斗”可能是指一种天象,如流星雨,而“识星度”则是说通过这些天象来识别星星的位置或轨迹。
“鹊飞谁复见天津”:这里的“鹊飞”可能是指鹊桥,即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天津”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对银河的描述。这句话可能是在问鹊桥在月蚀的情况下是否还能见到。
“春秋不著诚非异,毋惑东家号素臣”:这句可能是在说,尽管月蚀的现象在历史上被认为是罕见的,但它并不是什么异常的事情,也无需因为某些地方的人称自己为“素臣”(可能是一种自称)就感到困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月蚀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奇观的赞叹以及对天文现象的好奇和探索精神。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但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