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不可寄,九月已寒风。
鸿雁云呼远,蝇蚊雨洗空。
篱花荒正色,岸蓼卧枯丛。
别浦栖渔隐,何期共短篷。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晚景色的七绝。下面逐句解释:

  1. 江墅秋晚 - 这一句描绘了诗人所在的江边的别墅,在秋天的傍晚时分的景象。”江墅”指江边的房子或庄园,而”秋晚”则点明了时间是在秋季的傍晚。

  2. 秋林不可寄,九月已寒风 -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树林中景象的感受。”秋林”指的是秋天的树林,而”不可寄”意味着无法寄托、无法抒发。诗人感到秋天的树林已经变得冷清,并且秋风萧瑟。

  3. 鸿雁云呼远,蝇蚊雨洗空 - 这两句诗描述了空中的鸿雁和地面上的苍蝇蚊子,它们都在秋天的风中活动,给人一种秋天特有的感觉。其中,”鸿雁”是指大雁,”云呼远”形容大雁飞翔时发出的叫声传得很远,而”蝇蚊雨洗空”则形容苍蝇蚊子在雨水中飞舞的场景。这两个意象一起构成了一幅秋天的景象。

  4. 篱花荒正色,岸蓼卧枯丛 - 这两句诗描绘了篱笆上的花朵和岸边的蓼草。”篱花”指的是篱笆边上的花,而”荒正色”表示这些花朵虽然枯萎但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颜色,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而”岸蓼卧枯丛”则是说岸边的蓼草已经枯黄,躺卧在干草中,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气息。

  5. 别浦栖渔隐,何期共短篷 - 最后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与渔民一起乘坐小船的情景。”别浦”指的是分岔的河流,”栖渔隐”表示渔民在船上休息。而”何期共短篷”则是说诗人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样的场合与渔夫一起乘坐小船,表达了一种意外和惊喜之情。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氛围,通过具体的景物和动作展现了秋天的寒冷、萧瑟和荒凉。整首诗充满了季节感和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场景之中。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出了自己对于秋天的情感和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