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问长安客,何人识要津。
长持一马箠,浪走六街尘。
城阙烟中晓,关河雪后春。
故园桃李在,樽酒愿相亲。

京居感兴

为问长安客,何人识要津。

长持一马箠,浪走六街尘。

城阙烟中晓,关河雪后春。

故园桃李在,樽酒愿相亲。

注释:

  1. 为问长安客:询问长安的客居之人。
  2. 何人识要津:谁知道要津在哪里。要津,比喻重要的地方或职位。
  3. 长持一马箠:长期拿着一根马鞭。
  4. 浪走六街尘:在长安的街道上随意漫步。六街,指长安城的南北东西中五个主要街区。
  5. 城阙烟中晓:清晨的烟雾笼罩着城门和皇宫。城阙,指宫殿或城门。
  6. 关河雪后春:关河地区(今陕西、甘肃一带)下雪之后春天的到来。关河,泛指关中地区。
  7. 故园桃李在:故乡的桃花李树还在。
  8. 樽酒愿相亲:希望用酒杯来表达彼此的亲密关系。樽酒,指酒杯;相亲,指互相亲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通过描绘诗人在长安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

首句“为问长安客”,直接点题,询问长安的客人是谁。长安,古都名,这里借指作者所居住的城市。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好奇心,又透露出他对长安繁华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何人识要津”,则是诗人自问自答,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识别出要津的位置。要津,即关键之处,比喻重要的地方或职位。这一句反映出诗人对于自己的能力和定位的疑惑和不确定。

接下来的两句“长持一马箠,浪走六街尘”,描绘了诗人在长安街头的形象。他手持马鞭,随意漫步在长安的大街小巷之中,仿佛在与尘世做一场无目的的游荡。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压力和无奈。

第四句“城阙烟中晓,关河雪后春”,则转向描绘了诗人眼中的长安。清晨的城阙被烟雾笼罩,而关河地区(今陕西、甘肃一带)下雪之后春天的到来,这些都让诗人感到惊喜和愉悦。这里的“烟”和“雪”都是自然景象,但它们在这里却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分别象征着繁华和宁静。

最后两句“故园桃李在,樽酒愿相亲”,则是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渴望的表达。故园,即故乡;桃李,指桃花和李花,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樽酒,指酒杯;相亲,指互相亲近。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又表达了他希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渴望。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对长安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