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莼鲈计,犹随黄犊留。
苏君验前语,裴子但孤舟。
隋柳薰风岸,淮山霁月楼。
故应今好在,为我一回头。

注释:

  1. 代者:作者自称或代词。不以时至:没有按时到来。失仲孺同行之约:未能与陈仲孺一同前往约定之地。怆然:悲伤的样子。
  2. 平日:平时,平日指平常日子。莼鲈计:莼菜和鲈鱼是江南地区的特产,常作为食物。这里指家乡的食物。
  3. 犹随黄犊留:黄犊(dú)是牛的品种,这里用来比喻悠闲自得的生活。
  4. 苏君:指陈仲孺,名字中带“苏”字。验前语:验证前面的话。
  5. 裴子:指裴迪,名字中带“裴”字。但孤舟:只有一只小船。
  6. 隋柳:隋朝时的杨柳,隋炀帝时杨广曾在洛阳建隋柳苑,所以这里的杨柳可能指的是洛阳的杨柳。薰风:春风,温暖而和煦的风。岸:岸边。
  7. 淮山:淮河以南的高山,这里指安徽的黄山,因为安徽简称皖,又称皖山。霁月楼:晴天中的明月,这里指黄山顶上的月亮。
  8. 故应今好在:所以现在还是美好的。为我一回头:让我再次回首看看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没有按时到达约定地点时,对陈仲孺的思念之情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生活的怀念,以及对陈仲孺的深情厚意。

首联“平日莼鲈计,犹随黄犊留”,诗人回忆起往日与陈仲孺一起享受家乡美食的日子,那时生活轻松自在,如同跟随黄犊一样无忧无虑。颔联“苏君验前语,裴子但孤舟”,诗人用“验前语”来表示陈仲孺已经兑现了他的承诺,而自己却仍然孤独地等待。颈联“隋柳薰风岸,淮山霁月楼”,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用“隋柳”和“淮山”来象征他心中的故乡,而“霁月楼”则象征着他的希望和梦想。尾联“故应今好在,为我一回头”,诗人期望陈仲孺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回到他的身边,与他一起欣赏这美好的风景。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