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之平陆我登车,不见群优孟子诛。
只恐鼻端无好质,归时依旧腹空虚。

注释:我登上平陆的车辆,却见不到群优和孟子。只恐怕我的鼻子里没有好的素质,回家以后还是肚子空空如也。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以自嘲的笔调,表达了自己仕途不得意、壮志难酬的矛盾心情。全诗用典贴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富有哲理性。

将至南京简应介中 其一

得之平陆我登车,不见群优孟子诛。

只恐鼻端无好质,归时依旧腹空虚。

【译文】

我登上平地的车,却见不到群贤(指孔子及其弟子)和孟子(指孟子及其弟子)。

只怕自己鼻子里没有好的东西(指道德修养)。

回家的时候,还是空荡荡的。

【赏析】

此诗为诗人于乾道五年(1169)秋赴金陵任江东提点刑狱时所作。

首联“得之平陆我登车,不见群优孟子诛。”意思是说,我登上平陆的车子,却见不到群贤(指孔子及其弟子)和孟子(指孟子及其弟子)。这是说自己虽然登上了平陆的车子,却没有见到孔孟等大贤,只能算是“得之”而已,不能算“居之”或“乐之”,因为自己的胸中没有“好物”。

颔联“只恐鼻端无好质,归时依旧腹空虚。”意思是说,只怕自己没有道德修养(指“好物”),回家的时候,还是空荡荡的(即“腹空虚”)。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句。诗人说自己虽然登了平陆的车子,但没有见到群贤(指孔子及其弟子),只是徒然地希望(“只恐”)。但是,他担心自己没有道德修养(指“好物”),即使回到家里,仍然会感到空虚,没有收获。

尾联“归时依旧腹空虚”,是说即使回到家里,仍然会感到空虚。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虚”字来形容自己的内心感受。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无奈和失望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危机感。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担忧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