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风尘困马蹄,忽瞻孤塔献云霓。
双眸已似清江洗,况入亭城见角犀。

【注释】

①简应介:即简应龙,字介中,号东皋。唐代诗人,约生于开元(713年—741年)初,卒于天宝(742年—756年)。②孤塔献云霓:指佛寺的塔顶常有彩云缭绕。③清江:指清澈见底的江水。④角犀:用犀牛皮做成的鼓槌。⑤亭城:指京城长安。⑥“况”字:一作“更”。⑦简应龙:见前《将至南京简应龙》注①。⑧金陵(今南京市):当时称南京为金陵。⑨“山城”句:山城的景色如画,令人赏心悦目。⑩“风烟”二句:形容山城景色如诗如画,令人陶醉。⑪“佳气”二句:这里以佛寺的塔顶常有彩云缭绕比喻金陵山城的美景。⑫“紫霄”二句:这里用紫霞、金阙等神话传说中的仙境来赞美金陵山城的美景。⑬“丹凤”二句:丹凤是传说中的一种神鸟,这里用来比喻金陵山城的美景。⑭“青琐”二句:青琐是宫门上的装饰,这里用来比喻皇宫的雄伟壮丽。⑮“紫霄”二句:紫霄是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金陵山城的高峻险要。⑯“紫霞”二句:这里的紫霞是指佛教寺院的塔顶常有彩云缭绕。⑰“丹凤”二句:丹凤是指传说中的一种祥瑞之鸟,这里用来比喻金陵山城的美景。⑱“青琐”二句:青琐是指宫中的装饰,这里用来比喻皇宫的雄伟壮丽。⑲“紫霄”二句:紫霄是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金陵山城的高峻险要。⑳“玉树”二句:玉树是指像玉一样美丽的树木,这里用来比喻金陵山城的美景。㉑“紫霄”二句:紫霄是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金陵山城的高峻险要。㉒“玉树”二句:玉树是指像玉一样美丽的树木,这里用来比喻金陵山城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简应龙在天宝年间游历金陵后创作的一首七律。诗人在游览金陵时,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描绘金陵风光的七律。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和神话传说,通过对金陵山城的描绘,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首联描写诗人到达南京后的感受。诗人骑着马,经过了几天的风尘仆仆,终于到达了南京。突然看到了一座孤塔,其塔顶常有彩云缭绕,仿佛是在向人们献上云霓般的美丽景象。这句中”忽瞻孤塔献云霓”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诗人眼中所见的金陵风景。

颔联继续描述诗人所看到的风景。诗人的双眸已经如同清江一般洗涤过,更加清晰地看到金陵山城的美景。这句中”况入亭城见角犀”一句,通过对比的方式,进一步强调了金陵山城的美景之美。

颈联则转向对金陵山城的描述。山城的景色如画,如同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在眼前,让人不禁为之赞叹不已。这句中”山城”一句,既指山城本身,也暗示着诗人对这座山城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尾联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金陵山城的美景如同仙境一般,令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这里的紫霄、紫霞等词汇都寓意着金陵山城的美景,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金陵山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留下了一幅生动的金陵山水画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