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纪三朝会遇同,陪京犹望节旄雄。
欲知元老经纶迹,尽在生民鼓舞中。
汉府重归黄阁相,商山难访紫芝翁。
陶钧末士惭无报,惟解声诗写至公。
注释:寄上北京文侍中
四纪三朝会遇同,陪京犹望节旄雄。
欲知元老经纶迹,尽在生民鼓舞中。
汉府重归黄阁相,商山难访紫芝翁。
陶钧末事惭无报,惟解声诗写至公。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给文侍中送行时写的一首送别之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元老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要为国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愿望。
首句“四纪三朝会遇同”,意为我与元老相识已久,共同度过了四个十年的时光,三次在朝中相见。这里的“四纪”和“三朝”都是时间上的表示,用来强调他们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次句“陪京犹望节旄雄”,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元老的尊敬。他希望元老在京城中依然保持着他的威武和雄壮,继续为国家做出贡献。
第三句“欲知元老经纶迹,尽在生民鼓舞中”,则是诗人对元老的贡献的赞美。他认为元老的智慧和才能都体现在他对国家的贡献上,而这些贡献又通过民众的欢呼和鼓舞得以体现。
接下来的两句“汉府重归黄阁相,商山难访紫芝翁”,则是诗人对元老的怀念和祝福。他回忆起与元老共事的日子,感叹时光飞逝。同时,他也祝愿元老能够像传说中的仙人一样长寿,享受美好的生活。
最后两句“陶钧末事惭无报,惟解声诗写至公”,则是诗人对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只是一介书生,没有什么可以回报元老的地方。但是,他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来表达对元老的敬意和祝福。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感情和敬意的作品,它表达了诗人对元老的深厚感情,同时也展示了他作为一个文人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