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时休杖屦,胜槩洗尘凡。
屏障开苍壁,龙蛇拔老杉。
水明花并倒,山叠玉相搀。
卜筑公相可,吾当住翠岩。

【注释】

何子应:即何昌裔,唐代诗人。西山:今属江西。

胜槩(kuài):胜景,美景。

屏障:指山壁。苍壁:青翠的山壁。

拔老杉:形容树木长得很高、很茂盛的样子。

水明花并倒:形容水面清澈,花朵盛开。

公相:这里指宰相,借指地方官吏。住翠岩:在山中隐居生活,过着清高闲适的生活。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诗,写诗人和何子应游览西山的情景,抒发了作者隐遁山林、远离尘俗的愿望。首两句点题,交代游山的原因。第三、四句写山景,突出其秀美;第五、六句写水光花影,衬托出幽雅的环境。后两句写隐居之愿。整首诗写得有声有色,意境深远。

“乘时休杖屦”,是说趁着好天气,不要拄着拐杖,悠闲自得地登山游玩。“胜槩洗尘凡”是说美好的风光洗净尘世的烦恼。“屏开苍壁,龙蛇拔老杉”,是写山势雄伟。“水明花并倒,山叠玉相搀”,是说水色澄澈,花朵盛开,山峦重叠,好像玉石一样相互搀扶。这些描写都是从视觉方面来表现景物的美,渲染了游山时的美好氛围。

“卜筑公相可,吾当住翠岩”,意思是说如果可以给地方长官做个官,我就住在青山绿水之间。“公相”指地方官吏。“卜筑”是指选择住宅,“筑”指建筑。“公相”是古代官职,这里泛指地方长官。诗人想隐居山野,不愿作官,所以最后说“吾当住翠岩”。“住翠岩”与“卜筑”相对照,表明诗人要过隐逸生活的决心。

这首诗以山水为题材,描绘出一幅秀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隐逸山林、追求自然和谐生活的情怀。全篇语言清新流畅,富有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