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真龙去,雩坛血不乾。
世情多冷暖,对此鼻辛酸。

【注释】:

寂寞真龙去,雩坛血不乾。

世情多冷暖,对此鼻辛酸。

寂寞:孤独寂寞。

真龙:传说中龙的化身。此指唐玄宗李隆基。

去:死去。

雩(yú)坛:求雨祭坛。相传尧时为治洪水,曾于羽山立坛,以大击其顶,使天降大雨,遂平洪水。

血不乾:血未干。比喻牺牲巨大。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借古讽今,对当时统治者骄奢淫逸的揭露和抨击。前两句写玄宗皇帝在位期间,天下升平无事,他纵情声色,不理朝政,以致国力衰弱,人民疾苦,最后酿成“安史之乱”。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玄宗比作真龙,说它离开人间,死后也血未干,来讽刺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后两句写百姓们看到这样的帝王不免要感到心酸,暗喻唐王朝的衰败。全诗意蕴深厚,发人深思。

诗中的“真龙”是指唐玄宗。据史书记载,唐玄宗即位之初励精图治,勤于政事,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但后来他沉溺酒色,荒淫度日,宠信杨贵妃,任用奸臣当政,政治日益腐败,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使唐朝走向衰落。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真龙比作唐玄宗,表达了对唐玄宗的不满和批评。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玄宗生前的辉煌与身后的凄凉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使得主题更加突出。

诗人还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他认为,只有像唐玄宗那样励精图治、勤于政事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而那些只知道享乐、沉溺酒色的君主则会失去民心。因此,他呼吁统治者应该珍惜国家的财富和人力,勤于政事,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