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均师无声,五和常主淡。
芸芸观此归,一德贯真滥。
梦临秋江水,鱼虾避窥瞰。
明月本无心,谁令作寒鉴。
七均师无声,五和常主淡。
芸芸观此归,一德贯真滥。
梦临秋江水,鱼虾避窥瞰。
明月本无心,谁令作寒鉴。
注释
- 七均师: 这里指自然万物在没有声音的情况下依然存在,象征着宇宙的和谐与宁静。
- 五和: 指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强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平衡。
- 芸芸观此归: 观察这些现象的回归,表达了对自然界循环往复规律的观察与思考。
- 一德贯真滥: 强调道德的普遍性和包容性,使得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依据。
- 梦临秋江水: 通过梦境中的体验来感受秋天江水的清澈与宁静。
- 鱼虾避窥瞰: 鱼儿和虾儿避开了人们的视线,表现出它们对人们活动的畏惧。
- 明月本无心: 月亮本身并没有主观的意愿或情感,它只是静静地悬挂在夜空中,发出柔和的光芒。
- 谁令作寒鉴: 没有人命令它成为寒光闪闪的镜子,而是它自然而然地展现出寒冷的一面。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宁静和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引发了对道德、自然法则以及人类行为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如“七均师无声”和“五和常主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平和,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超然。
诗的最后一句“明月本无心,谁令作寒鉴”更是深刻揭示了月亮的本质——它没有主观意愿,却能在不同的情境下展示不同的面貌。这种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解读,反映了诗人对于世界本质的理解和感悟,也展现了他的哲学素养和诗歌才能。整首诗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引人深思,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日常的宁静和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