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书改律为禅,意在无力宗空。
人欲破禅作律,群儿更助之攻。
莫恨塞翁失马,会取楚人亡弓。
老夫亦不掩耳,我来自听松风。
解析
慈母岩亮长老颂
注释:
- 慈母: 指母亲,这里泛指对母亲的敬爱。
- 岩: 山石或山壁。
- 长老: 高级僧侣,这里的用法可能是强调其学识和经验。
敕书改律为禅,意在无力宗空
注释:
- 敕书改律: 指皇帝的诏令修改法律。在这里,“改律”可能暗指对传统法理的重新解释或简化。
- 禅: 佛教中的禅宗,一种追求心灵解脱和内在平静的修行方式。
- 意在无力宗空: 表达的是改变法律的目的,即通过简化法律来使人们更易理解和接受佛法(禅宗),而非单纯追求形式上的变化。
人欲破禅作律,群儿更助之攻
注释:
- 破禅作律: 试图打破禅宗的精神,回归到更加传统的法律体系中去。
- 群儿更助之攻: 年轻人或追随者们更积极地参与到这种变革中,支持和推动这种变化。
莫恨塞翁失马,会取楚人亡弓
注释:
- 莫恨: 不要遗憾、不要抱怨。
- 塞翁失马: 一个来自《淮南子》的故事,比喻一时的挫折不代表永久的失败。
- 楚人亡弓: 同样源自《战国策》,描述楚国人丢失了一只箭,最终却意外得到了更多箭。
老夫亦不掩耳,我来自听松风
注释:
- 老夫: 我,表示发言者自称。
- 不掩耳: 不掩藏耳朵,意为坦诚直言,直接表达观点。
- 听松风: 静心聆听自然之声,象征性地表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于法律和宗教之间关系的看法。诗人认为,尽管法律是社会运行的基础,但过度的法律条框可能会限制人们的思想和自由。他提倡以更加简单和直率的方式处理问题,避免复杂的法律条文和形式主义。此外,诗人也指出,真正的智慧往往来自于自然和社会的简单真理,而不是人为制定的复杂规则。通过这种方式,诗人展示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寻求心灵平静和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