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宫窈窕兮寒夜永,篁竹造天兮明月下影,木叶陨霜兮秋声动。
我以岁莫起视夜兮,北山饮予斗柄。
幽人拂琴而当予,曰夫子则钟期,尝试刳心而为之听。
若有人兮亦既脩,宴衽席之言兮不知其子之齐圣。
嘉孝子之心终无已兮,不忍忘初之戒命。
人则不语兮弦则语,客有变容而涕洟,奄不知哀之来处。
悲乎痛哉!
葛屦剪剪兮絺绤凉凉,衣则风兮车上霜,天云愁兮空山四野。
竭九河湔涕痕兮,忽承睫其更下。
嫠不忧其纬兮,恤楚社之不血食。
尽子职而不我爱兮,终非父母之本心。
天高地厚施莫报兮,固自有物以至今。
雉雊鸡乳兮,麋鹿解角。
天性则然兮,无有要约。
哀号中野兮,于父母又何求。
我行于野兮,不敢有履声。
恐亲心为予动兮,是以有履霜之忧。
古人之骨朽矣,匪斯今也。
《听履霜操》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词,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诗人的情感,传达了对人生、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思考。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析:
诗句原文:
灵宫窈窕兮寒夜永,
篁竹造天兮明月下影,
木叶陨霜兮秋声动。译文注释:
- “灵宫”指高远清幽的地方,“窈窕”形容其深邃幽静。
- “篁竹造天”中的“篁竹”,指竹林,象征高洁;“造天”,形容竹子挺拔向上,直冲云霄。
- “明月下影”描绘夜晚明月下的清晰影子。
赏析:
此诗开篇以“灵宫窈窕兮寒夜永”起兴,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寂静的氛围。接着三句“篁竹造天兮明月下影”,“木叶陨霜兮秋声动”,则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自然景观,展现了秋天月夜的美丽与肃穆。整体而言,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宇宙间高远清幽之地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创作背景:
关于《听履霜操》的创作背景,目前尚未有确切的历史记载来指明其具体时间、地点或作者。因此,只能根据作品的内容及风格来进行推测。黄庭坚作为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感悟,这首《听履霜操》很可能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道德规范的追求。在古代文人中,通过音乐来寄托情感或表达思想并不罕见,因此这首诗很可能是通过音乐来抒发诗人的内心世界。
《听履霜操》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美景的诗词,更是一篇蕴含深厚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引发人们对生命、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深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