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有清源信,官期报早秋。
时危从薄宦,情在惜同游。
簪笏趋新幕,琴书别故邱。
君能访茅宇,尊酒话离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仔细阅读诗句,结合写作背景及注释与有关作品内容来体会诗歌的表达效果。

首联:“近有清源信”,意思是说近来收到清源县的信函,“清源”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居住的地名;“有信”说明他已到那里去作官了。“官期报早秋”的意思是说:我到达后便接到通知,要我在秋天之前赶到任职的地方去。“报早秋”就是“报到早秋”,即秋天来临之前就到了任。

颔联:“时危从薄宦,情在惜同游。”这两句是说:当时正是国运危难之际,我也只因为仕途上的处境而暂时从政,心中却十分留恋我们的同游之情。这里运用反衬手法,突出作者因国事而离乡的苦衷。“时危”指的是国家的政治形势动荡不安。“薄宦”是指做官之微。“惜同游”指对同僚的留恋和对同游的珍视之意。

颈联:这两句意思是:头戴簪冠,身佩笏板,奔赴新幕府。琴书告别旧居。“簪笏”是古代官吏的一种装束,“新幕”是指新的官职。“琴书”指古琴、书籍之类的文房四宝。“别故邱”,指离别自己的家乡。“邱”,是小山。

尾联:你如果能访寻我的草舍茅屋,我们举樽畅谈离别的伤感之情。“君能访茅宇”意思是说如果你能来看我这简陋的草舍茅屋。“尊酒话离愁”意思是说请你用酒杯来排遣我内心的忧愁。

【答案】

近有清源信,官期报早秋

时危从薄宦,情在惜同游

簪笏趋新幕,琴书别故邱

君能访茅宇,尊酒话离愁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赴清源县任所途中,表达了作者在官场上进退维谷的矛盾心理和对友情的依恋之情。

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一、二两句),写诗人赴任清源途中收到友人来信,得知自己将要到任的消息。第二层(三、四两句),点出“时危”、“情在”,表明诗人因国事而离乡的苦衷。第三层(五、六两句),写诗人抵达清源后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景。前两句交代送别的时间,后两句描写送别时双方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