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空相忆,何时复此来。
素书烦蜡炬,往事付寒杯。
梦破风惊竹,诗成雨绽梅。
江城低婺女,回首亦劳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和方次云至日作》。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至日空相忆,何时复此来。

  • 至日:指的是冬至这一天,古人有在冬至日互赠礼物的传统,称为“贺冬”;
  • 空相忆:虽然知道冬至这天会收到礼物,但自己却因为其他原因不能亲自去;
  • 何时复此来:表达对能够再次相聚的渴望和对未来团聚的期待。

素书烦蜡炬,往事付寒杯。

  • 素书:指书信,这里用来形容书信的内容纯洁、真挚;
  • 蜡炬:蜡烛,常用来形容光亮而持久的事物;
  • 往事付寒杯:将过去的往事比作一杯寒冷的酒,意味着要一饮而尽,把过去的经历全部喝下。这里的饮酒象征着忘却过去的悲伤,迎接新的开始。

梦破风惊竹,诗成雨绽梅。

  • 梦破:形容梦境被风吹散,可能是指梦中的景象被现实打破;
  • 风惊竹:形容竹子在风中摇曳生姿,如同受到惊吓一般;
  • 诗成雨绽梅:比喻诗作如梅花在雨中绽放,既有雨水的滋润,又有梅花的美丽;
  •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既有自然界的景色,也有文学中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热爱和追求。

江城低婺女,回首亦劳哉。

  • 婺女:古代神话中的月亮女神,这里借指月亮;
  • 江城:指江河边的城池,也泛指城市;
  • 回首亦劳哉:意思是说回头望去,自己也感到非常劳累,可能是因为思念远方的人或事。

赏析:
这首诗以冬至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通过描述书信、蜡烛、梦境、诗歌等元素,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一种人生哲学,即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是喜悦还是忧愁,都值得去经历和感悟。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典型的古典诗词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