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何太早,嘹呖过南楼。
数点乍离塞,一声初报秋。
行行惊客眼,字字写乡愁。
仗节人何在,帛书能寄不。
【赏析】
《新雁》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此诗写秋日思乡之情,以咏雁起兴,借物抒怀,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眷恋。
“新雁来宾何太早,嘹呖过南楼。”首句点出“雁”字,说明是初秋季节,北来的候鸟——大雁刚刚到达南方。次句点明雁声,表明雁儿在南飞途中已到南楼,声音嘹呖,十分悦耳动听。“来宾”和“过南楼”都是虚写,不是实景描写,而是寓情于景,托雁传情。
“数点乍离塞,一声初报秋。”第三句进一步写新雁的到来。这里用了一个“初”字,写出了秋雁先来的特点;一个“数点”字,形容雁阵密集,成群结队地飞去。“数点”和“乍离”也都是虚写,不是实景描写,而是寄情于景,托雁言志。
“行行惊客眼,字字写乡愁。”第四句进一步写新雁给旅人带来的惊喜和乡愁。这里用了一个“行行”字,形容雁阵飞行的阵势浩荡,一望无际。“一行”和“惊客”也是虚写,不是实景描写,而是寄情于景,托雁传情。“字字写乡愁”,意思是说雁鸣声声,都像在诉说着游子的思乡之情,使人倍感乡愁难抑。
“仗节人何在,帛书能寄不。”尾联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关切之情。这两句既是直抒胸臆,又是反问作答,使诗歌显得感情充沛而含蓄深沉。
这首诗以咏雁起兴,托雁言志。前二句写雁声嘹呖而过南楼,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眷恋。后二句则是诗人想象中的雁声。“几时”一词既表明时间之久,又表明思念之深。“帛书”一词既表明书信之长,又暗示思乡之切。全诗意境深远,语言流畅,富有音乐感和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