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酌酬清兴,凭阑看月移。
分茶醒醉客,添烛了残棋。
萤影明桐井,蛙声出草池。
荒城江漏远,试问夜何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我主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解答。内容主要是对诗歌的思想情感、意象以及作者的写作背景等进行分析;形式主要分析诗歌的结构、语言、手法等。

(1)此诗首句“小酌酬清兴”中“小酌”是饮酒,“酬”是酬答之意,“清兴”即清明的心情,诗人在夜晚与友人一起饮酒赏月,心情十分舒畅。颔联“分茶醒醉客”,以“分茶”喻指斟酒劝饮,“醒醉客”意谓使客人清醒,诗人用酒解闷消愁。颈联“萤影明桐井”,“桐井”指水井,这里用来借指月亮,因为古人常将月亮比作天上的井,诗人看到萤火虫飞出草池,说明夜已很深了。尾联“问夜何其”,这是说夜色如何深长呢?这里的“夜”指的是夜晚的时间,也暗示着人生短暂,应珍惜时光。

(2)全诗通过夏夜小酌的情景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之情。诗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译文:

小酌一杯来解我心中的烦闷,凭栏远望,看那明月缓缓移动。

斟满酒杯唤醒醉酒的客人,点燃灯火下棋到天明。

萤火虫飞出草丛,照亮了井边;蛙声从池塘里传出。

荒城的江水流向远方,试问这黑夜有多长?

赏析:

夏夜,作者邀友饮酒赏月。“小酌酬清兴”,表现了诗人在夏夜与朋友畅饮的兴致,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内心渴望友情的强烈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凭阑看月移”,写凭栏眺望之所见。诗人伫立栏杆,目送着明月慢慢移动。“分茶醒醉客”,写为客人斟酒劝饮。诗人把酒斟给醉客,使他清醒过来。“添烛了残棋”,写添灯继续下棋。“萤影明桐井”,写萤飞出草丛照亮井边。“蛙声出草池”,写蛙声从池塘里传出。“问夜何其”,写诗人询问这黑夜有多长,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夜晚,作者邀请朋友喝酒赏月的宁静景象,抒发了自己内心孤独的情感。全诗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言流畅自然,意境优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