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与东风说,休吹堕絮飞。
吾行正无定,魂梦岂忘归。
花暖能醺眼,山浓欲染衣。
只嫌春已老,此景也应稀。

和仲良在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春天所作的《春晚即事五首其三》,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诗作。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诗句解读:诗人通过“欲与东风说,休吹堕絮飞”表达了自己想要与春风对话,希望不要继续吹落飘飞的柳絮。这里的“休吹”意味着停止,而“堕絮”则是指随风飘落的柳絮,象征着春天的逝去。诗人通过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无奈与惋惜。
  • 译文:我想向春风倾诉,别再将柳絮吹得四处飘扬。我的行踪不定,梦中也不忘归家。温暖的花光能迷醉我的眼睛,浓密的山林欲染红我的衣裳。只恨春天已经老去,这样的景色也变得稀少。
  • 关键词注释:此诗以杨万里的《和仲良春晚即事五首》为参考对象。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的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一生创作了两万多首诗,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的诗歌以其清新自然、朴实无华的风格而著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这首诗的赏析,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

  1. 艺术特色:杨万里的诗以清新自然、朴实无华而著称,他擅长运用白描手法,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传达深刻的感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本诗中,杨万里通过对春风、柳絮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
  2. 情感表达: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传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结束的不舍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诗人将自己比作漂泊不定的游子,通过春日景色的变化,引发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以及对回家的渴望。这种情感的抒发,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3. 哲理思考:杨万里在这首诗中,不仅仅是在写景,更深层次地在表达一种哲理思考。他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写,引发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这种哲理的思考,使得诗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景物描写上,而是上升到了一种更为深刻的哲学层面。

《和仲良春晚即事五首其三》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种情感与哲思的交融。通过对春天的不舍与对故乡的思念的表达,杨万里展现了其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诗不仅值得细细品味,更值得深入探讨其中蕴含的生命哲理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