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鸠唤雨知唤晴,水车夜啼声彻明。
乖龙懒睡未渠醒,阿香推热呼不应。
下田半湿高全坼,幼秧欲焦老差碧。
书生所向便四壁,卖浆逢寒步逢棘。
还家浪作饱饭谋,买田三岁两无秋。
一门手指百二十,万斛量不尽穷愁。
小儿察我惨不乐,旋沽村酒聊相酌。
更哦子美醉时歌,焉知饿死填沟壑。
水车哑哑止复作。

悯旱

鸣鸠唤雨知唤晴,水车夜啼声彻明。

乖龙懒睡未渠醒,阿香推热呼不应。

下田半湿高全坼,幼秧欲焦老差碧。

书生所向便四壁,卖浆逢寒步逢棘。

还家浪作饱饭谋,买田三岁两无秋。

一门手指百二十,万斛量不尽穷愁。

小儿察我惨不乐,旋沽村酒聊相酌。

更哦子美醉时歌,焉知饿死填沟壑。

水车哑哑止复作。

注释:

  1. 鸣鸠唤雨(zhòu jū yàn yǔ):指鸣鸠在春天呼唤雨水来。
  2. 唤晴(huàn qíng):呼唤太阳出来,指下雨或解除干旱。
  3. 水车:古代一种利用水的流动产生动力以驱动磨盘或碾盘的机械。
  4. 乖龙:懒洋洋的样子。
  5. 阿香:指阿香婆,一个卖酒的妇人。
  6. 下田:田地里。
  7. 半湿:一半湿润。
  8. 坼(chè):“坼裂”的意思。
  9. 秀才:旧时称读书人。
  10. 饱饭谋:吃饱了就去谋划什么,这里指有多余的粮食可以去购买田地。
  11. 万斛(hú):容量单位,一斛为十斗。
  12. 沟壑(hè hè):山间水道,比喻困境。
  13. 哑哑:形容水车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通过描述农民在干旱季节的艰难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困苦生活的同情和关切。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语言,将农民们在干旱季节的艰辛生活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们的痛苦和无奈。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对农民的生活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反思。这首诗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一篇富有哲理性的诗歌作品,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学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