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翁曲肱一浩斋,焉知廊庙与蒿莱。
此翁定复死不死,旧斋又新有贤子。
斋前种树初如椽,如今过云欲造天。
作人谁无半点气,草动风惊便心醉。
回山倒海不关身,古人与我各何人。
杉溪老人是翁友,拈出问渠渠领否。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作品,题目为《题周鲠臣浩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第1句 ###
浩翁曲肱一浩斋 - 描述的是主人公浩庵的生活状态。“浩翁”可能是指某个姓浩的人。“曲肱”通常指的是弯曲的胳膊(这里可能是比喻为弯曲的枕头),而“一”和“浩斋”则可能指代其简朴的居所或者书房。
第2句 ###
焉知廊庙与蒿莱 - 这是一句反问句,表达的是主人公对于政治中心与偏远之地的看法。“廊庙”在古代常用来指代朝廷或国家大事,而“蒿莱”则指田野、荒野。这里可能意味着,尽管他身处高位,但他并不了解朝堂之上的事情。
第3句 ###
此翁定复死不死 -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生死观念,即即使身居高位也可能会遭遇死亡的命运。这里的“死不死”可能暗示了无论生死,都是一种命运,不可逃避。
第4句 ###
旧斋又新有贤子 - 这是对生活态度的描绘,即便居所简陋,依然可以有贤能之子继承家业。
第5句 ###
斋前种树初如椽 - 描述了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初如椽”可能形容树木刚长出时像椽子一样粗,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描绘。
第6句 ###
如今过云欲造天 - 这里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树木生长的速度之快,已经接近于触及天空。
第7句 ###
作人谁无半点气 - 这是一种自嘲的表达方式,意味着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即使是圣贤也不例外。
第8句 ###
草动风惊便心醉 - 这句描绘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感受,即便是微小的事物也能令他心醉神迷。
第9句 ###
回山倒海不关身 - 这里用到了“回山倒海”这样的成语来形容力量之大,但诗人表示自己并不参与其中,而是保持距离。
第10句 ###
古人与我各何人 - 这句话是对前辈的感慨,他们或许已经离世,但留下的影响力仍然存在。
第11句 ###
杉溪老人是翁友 - 这可能是对某位老者的描述,可能是他的朋友或老师。
第12句 ###
拈出问渠渠领否 - 最后一句表达了提问的意思,可能是在询问这位老者是否理解他的观点或行为。
赏析 ###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诗中既有对人生无常和命运的感慨,又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