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客京都,子去我未至。
得书不得面,安用殷勤意。
犹矜各未老,相见当亦易。
不知此蹉跎,交道遽云坠。
一抔胡不仁,埋此经世志。
弦绝谅何益,蕙叹庸不悴。
吾闻佛者流,正以生作累。
梦中尚微言,子岂悲世事。

【注释】

梦亡友黄世永梦中犹喜谈佛既觉感念不已因和梦李白韵以记焉二首 其二

去年客京都,子去我未至。

得书不得面,安用殷勤意。

犹矜各未老,相见当亦易。

不知此蹉跎,交道遽云坠。

一抔胡不仁,埋此经世志。

弦绝谅何益,蕙叹庸不悴。

吾闻佛者流,正以生作累。

梦中尚微言,子岂悲世事。

【赏析】

《梦亡友黄世永》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写于杜甫旅居成都之时,当时他与友人黄世永已经分别数年,但彼此的情谊并未因此而有所衰减,反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愈发深厚。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梦中与朋友重逢,两人畅谈佛理,相互勉励,共同追求高尚的理想。然而,醒来后却发现彼此已经天各一方,只能感叹时光荏苒,人生易老。因此,作者写下这首诗来表达对逝去友情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去年客京都,子去我未至”,诗人回忆了去年自己客居京都时的情景。那时,他已经离开黄世永而去,而对方却还在等待他的归来。这一情节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一种思念、期待、期盼的情感。

颔联“得书不得面,安用殷勤意”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他收到黄世永的书信,却不能面对面地交流,这让他感到十分遗憾。因为在他看来,面对面的交流更能传达情感,更能增进友谊。这种遗憾之情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渴望。

颈联“犹矜各未老,相见当亦易”则描绘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他们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依然保持着年轻的心态和活力。他们相信只要有机会见面,一定会轻松愉快地交流心得。这种乐观的态度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尾联“不知此蹉跎,交道遽云坠”则揭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他不知道这种长期的分离和错过是否真的会让人变得麻木不仁,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否会像落叶一样飘零不定。这种悲观的情绪也反映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

最后一联“一抔胡不仁,埋此经世志”则是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他认为人应该追求仁义之道,而不是仅仅为了个人的名利而活。同时,他也认为人生的短暂性决定了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种思想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梦境和现实的回忆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思和对未来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