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门生异竹,冉冉接同亭。
石迸狂鞭怒,霜封密叶青。
实应容凤食,杖欲变龙形。
逋客归何日,岩阿已勒铭。

以下是对《建溪十咏其十毛竹洞》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释义
  • “洞门生异竹”:洞口生长着与众不同的竹子,显得格外独特。
  • “冉冉接同亭”:这些竹子缓缓地与周围的景色相连,仿佛在诉说着同一片亭台的故事。
  • “石迸狂鞭怒”:岩石之间仿佛有狂怒的力量在爆发,生动形象。
  • “霜封密叶青”:霜气封冻的树叶呈现出一种清新的青色,描绘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画面。
  • “实应容凤食”:这些竹子足以供凤凰食用,显示出它们的美味和珍贵。
  • “杖欲变龙形”:似乎这些竹子的形态在等待着某种变化,就像一条龙在等待觉醒。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建溪中毛竹洞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独特之美。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捕捉了竹子的生长状态和周围环境,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 诗中的竹子不仅是大自然的产物,也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美好。它们不仅仅是被赞美的对象,更成为了连接人与自然、现实与理想的桥梁。
  1. 关键词注释
  • 异竹:指与众不同的竹子,可能是颜色或形态上的不同。
  • 冉冉:形容缓慢移动的样子,这里用来描写竹子的生长姿态。
  • 狂鞭怒:形容石头之间的力量巨大,仿佛有鞭子在抽打一般。
  • 凤食:凤凰的食物,常用来象征高贵和美好。
  • 杖变龙形:比喻竹子的形态如同龙一样神奇和多变。

杨亿的《建溪十咏其十毛竹洞》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作品。诗中不仅描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毛竹洞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返璞归真、追求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