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梁度几春,时誉蔼天伦。
家寄汀蘋久,名题桂籍新。
溪鳞清可数,泽雉到应驯。
黟歙非难治,民风自古淳。

【解析】

本首诗前四句描写了元奉在绩溪做官的政绩,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地民风淳朴的赞扬。其中“黟歙非难治,民风自古淳”一句是全诗的警策之句,也是全诗的重点,应特别注意。

【译文】

元奉治理绩溪,政绩卓著,游梁度春,时誉蔼天伦,

家寄汀蘋久,名题桂籍新,

溪鳞清可数,泽雉到应驯。

黟歙非难治,民风自古淳。

【赏析】

此诗为元代诗人汪元臣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先写元奉在绩溪治理政事的政绩,后写当地民风淳朴、自然风景优美,最后归结为元奉治理绩溪是易事,因为当地民风古来淳厚。这是一篇颂德的佳作。

“游梁度几春”,点明时间是在春天,而游梁是作者的故乡,这里指游梁度春,即游历家乡过春日,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时誉蔼天伦”,意思是他的名声传遍天下,受到人们普遍的称赞。“蔼”,通“蔼然”,形容人容貌端正,仪态和蔼;“天伦”,原意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泛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此处指他的名声传遍天下,受到人们普遍的称赞。

颔联两句,诗人从两个方面描绘元奉治理绩溪的政绩。上句“家寄汀苹久”,意思是说他治理绩溪的时间很长,可以一直追溯到他治理绩溪之前。下句“名题桂籍新”,意思是说元奉的名字已经记录在册了。“家”和“名”都是动词,意为“寄居”。

颈联两句,诗人从两个方面描绘元奉治理绩溪的政绩。前句“溪鳞清可数”,意思是说溪里游动的鱼很多,而且很清澈,数量也很多。后句“泽雉到应驯”,意思是说野鸡到了这里都变得温驯起来。

尾联两句,诗人以议论的方式结束全篇。上句“黟歙非难治”,意思是说黟歙这个地方并不难治理,下句“民风自古淳”,意思是说自古以来这里的民风都很淳朴。

这首诗是一首颂德的佳作。诗人以议论的方式结束全篇,用“黟歙非难治,民风自古淳”这一句话概括了元奉治理绩溪的历史功绩,同时也表明了他对当地民风淳朴的赞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