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种从西域,移根在帝乡。
鲜葩猩染血,美味蔗为浆。
入献殊诸果,敷荣后众芳。
丹房高照日,绿叶半凋霜。
酿酒扶南国,题诗白侍郎。
浓阴兼茂实,相对度炎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描述了庭榴的特性和作用。
诗句解读:
- 得种从西域,移根在帝乡。 这两句诗描绘了庭榴的种植过程。首先提到了它来自西域,然后提到它的根部被移植到了中国的皇帝居住之地。
- 鲜葩猩染血,美味蔗为浆。 这两句描述了庭榴的外观和味道。鲜花的颜色像猩红一样,果汁甜美如甘蔗汁。
- 入献殊诸果,敷荣后众芳。 这两句表达了庭榴在众多水果中的独特性和美丽。它是特别的水果,为后来的花朵增添了光彩。
- 丹房高照日,绿叶半凋霜。 这两句描绘了庭榴在阳光下的美丽景象。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房间,绿叶上还带着初霜的痕迹。
- 酿酒扶南国,题诗白侍郎。 这两句诗表达了庭榴在文化和艺术方面的价值。它被用来酿制美酒,同时白侍郎(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事)也留下了赞美庭榴的诗篇。
- 浓阴兼茂实,相对度炎凉。 这两句描述了庭榴在夏日里带来的阴凉和果实的丰富。它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带来了凉爽的阴凉,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译文:
庭前石榴,自西域来,植于中国皇帝之都。其花如猩,其果甘甜如蔗汁。入宫献给帝王,成为众果之冠。其叶常绿,不畏霜雪,夏日带来清凉。其籽可酿成美酒,其名传颂千古。白侍郎赞其美,诗书流传。其树荫浓密,果实累累,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庭榴的赞美,展现了庭榴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中的重要地位。诗中不仅描述了庭榴的外观、味道和用途,还通过与其他水果的比较,强调了庭榴的独特之处。同时,诗中的“丹房”一词,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建筑结构,暗示了庭榴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此外,诗中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