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郭云山接巴阆,东城雪水泻文龙。

【注释】郭:城。巴阆:古郡名,今四川广元一带。文龙:汉水名,流经陕西、湖北等地。

【赏析】首联写景。前两句诗描绘的是一幅冬日的山水画,北郭(城北)云山高耸,接天连地;东城雪水飞泻,犹如从天上倾泻而下。诗人以“北郭”、“东城”指地名,而以“云山”和“雪水”指自然景物,是说在长安城中,北郭的云山高峻挺拔,宛如一道天然屏障。东城的雪水奔泻而下,好似一条银练。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长安城的雄伟壮观,而且通过“北郭”、“东城”这两个地点的特写镜头,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宏伟壮丽的境界。

颔联写物。颔联写长安城的景色。“接”,连接。“泻”,流淌。这里指云和雪相接,山和水相连。“文龙”,即渭水,汉文帝时开凿的人工河,流经关中平原西部,注入黄河。此联描写渭水从西北向东南奔腾而去,两岸的群山与云雾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壮美的山水图画。

尾联写人。尾联写长安城的人烟。“望”,看。“长安”,指唐代京都长安城。此联意思是说,站在高楼之上,放眼望去,只见那长安城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十分繁华热闹。

这首诗的作者是王昌龄,王昌龄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他的诗歌多表现对朝廷政治黑暗的不满,以及对个人遭遇不幸的愤懑之情。这首诗就是作者被贬职后在长安写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