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讯苍官旧,掀髯肯见临。
笑谈驱酷暑,朝夕托清阴。
便引夷风至,宁容盾日侵。
北窗高卧处,靖节是知音。
诗句解析:
- 堂前东偏松棚清荫可爱为赋五言八句
- 关键词: 堂前、东偏、松棚、清荫、可爱
- “堂前”指诗的开头部分,即诗人在堂前的所见所感。
- “东偏”可能是指某物或地点的具体方位,这里用来修饰“松棚”。
- “松棚”指的是用松树搭建的凉棚,通常用于提供凉爽的环境。
- “清荫”表示阴凉,这里指松荫带来的凉爽。
- “可爱”表示喜爱,这里强调对这棵松树的喜爱。
- “为赋五言八句”说明作者为了赞美这棵松树,特意写下了五言八句的诗歌。
- 问讯苍官旧,掀髯肯见临。
- 关键词: 问讯、苍官、旧(老)、掀髯、见临
- “问讯”是询问的意思,这里指诗人向某人打听。
- “苍官”可能是指年老的官员或是松树,这里用来象征岁月长河中的一位老者。
- “旧”表示长久,这里指岁月久远。
- “掀起”形容人的动作,这里比喻松树的枝叶随风摇曳的样子。
- “肯”是愿意的意思,“见临”表示面对或相见。
- 笑谈驱酷暑,朝夕托清阴。
- 关键词: 笑谈、驱酷暑、朝夕、托清阴
- “笑谈”是愉快地交谈,这里指与友人一起享受夏日的轻松时光。
- “驱酷暑”意味着消除炎热,这里比喻松树带来的清凉。
- “朝夕”是早晨和晚上的意思,这里表示时间的流逝。
- “托清阴”表示依靠、享受这棵树带来的阴凉。
- 便引夷风至,宁容盾日侵。
- 关键词: 便引、夷风至、宁容、盾日侵
- “便引”是自然而然地引入某种事物或风格,这里指自然地将外来的风格引入室内。
- “夷风”是指外来的文化或风格,这里指汉化的风俗。
- “宁容”是宁可容纳或允许的意思,这里表达对新事物的接受态度。
- “盾日”是一种古代的武器,这里比喻强烈的阳光。
- 北窗高卧处,靖节是知音。
- 关键词: 北窗、高卧处、靖节、知音
- “北窗”可能是指位于北方的窗户,这里指诗人居住的地方。
- “高卧处”表示一个人悠闲自在地躺着的地方,这里指一个舒适的地方。
- “靖节”是陶渊明的号,这里代指陶渊明这样的人。
- “知音”是彼此理解并赏识的人,这里指能够理解并欣赏陶渊明这种性格的人。
赏析:
这首诗以松树作为主题,通过赞美松树的美丽和其带来的清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汇和修辞手法,如“清荫可爱”、“笑谈驱酷暑”、“宁容盾日侵”,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深厚的情感。此外,诗中的“北窗高卧处,靖节是知音”一句,也透露出诗人对于陶渊明那种超然世外、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的理解和认同,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