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事事与心违,墨绶尘劳莫我知。
慷慨归田虽有赋,殷勤喜雨漫赓诗。
谁怜饭颗山头瘦,却想松江水面肥。
一笑桑榆收已暮,向来膏润太逾时。

【注释】

喜雨:古代以“喜雨”指帝王的恩泽。松江,即今江苏松江县,在苏州市东。

【赏析】

和主簿喜雨二首其二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的前两句写自己对官场生活已厌倦,但又不能离开。后两句写对自然的喜爱,以及隐居的愿望。全诗语言朴素、平易。

“和主簿喜雨二首其一”中,诗人说:“年来事事与心违”,说明他多年来一直生活在政治旋涡中,内心非常厌倦这种生活,所以才会“墨绶尘劳莫我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慷慨归田虽有赋,殷勤喜雨漫赓诗。”意思是尽管有归隐之意,但是朝廷却频频派人来请,因此不能归田。虽然有归田之意,但是又因为连年大旱,希望上天能够降下甘霖。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仕途的不满,也反映了他对百姓的关心。

诗人写到了自己内心的矛盾:“谁怜饭颗山头瘦,却想松江水面肥。”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期望。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将自己比作松江水边的鱼儿,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赏识。

诗人写到了自己的心愿:“一笑桑榆收已暮,向来膏润太逾时。”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的感慨,也暗示了他渴望能够早日归隐的愿望。同时,这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期望。同时,诗人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又充满了情感和力量,让人读来不禁为之动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