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都无五日寒,赤日杲杲后土干。
水官丐归帝弗许,诘朝不雨吾戮汝。
斯须便放大瓢倾,一洗万里尘埃清。
不妨更作尺深雪,桑榆之功尚堪说。

【注释】

①一冬:整一年。五日寒:指冬至后五日,为冬季最寒冷的日子。②赤日杲杲:红日照耀。③水官:水官即司水的官员或河神。④帝弗许:天子不允许。⑤诘朝:明天早晨。⑥斯须便:片刻间。⑦桑榆:《诗经·小雅》中有“桑榆非晚”之句,意谓夕阳虽迟,仍有余光。⑧尺深雪:大雪,积雪深达三尺。⑨桑榆之功:指桑树榆树的叶子在冬天已落尽,到春天来临时才发芽生叶,故用以比喻功劳。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诗人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时所写。当时作者被贬谪在外,心情抑郁。此诗借写十二月大雨,抒发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和怨愤之情。

首联:“一冬都无五日寒,赤日杲杲后土干”。意思是说,这整一年里没有过五天严寒,太阳光灿烂照地,大地干渴。这里以天气晴朗、阳光普照反衬出气候的干旱炎热。

颔联:“水官丐归帝弗许,诘朝不雨吾戮汝。”意思是说,司水的官请求回天宫去降雨,皇上不同意;第二天要是还不下雨,我就要杀掉你。这里用“水官”、“帝”等词,表明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

颈联:“斯须便放大瓢倾,一洗万里尘埃清”,意思是说,片刻之后便要下一场大雨,将万里的尘土冲洗掉。

尾联:“不妨更作尺深雪,桑榆之功尚堪说”。“尺深雪”是指大雪,“桑榆”是太阳落山的地方,此处用来代指傍晚。意思是说,即使再降一场大雪也好,像桑树和榆树一样,到了傍晚才长出绿叶来,也值得一说。

这首诗是一篇议论诗,作者借写十二月的大雨,抒发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和怨愤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