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世垂遗训,书林早策勋。
敬诚跻至善,师友富多闻。
棠棣两玉笋,闺门万石君。
九原那可作,惆怅哽飞云。
【注释】
夙世:过去的生活或经历。垂:给予;遗训:遗留下的教诲或规诫。书林:指读书的地方。策勋:立下功劳。敬诚跻至善:尊敬诚恳地追求善良。师友:师长和朋友。棠棣(táng bì):即杜仲,一种树木,其枝叶茂盛时可作庭院绿化。两玉笋:形容人像两个嫩竹笋一样俊秀。闺门万石君:意思是门如万石君(石崇),比喻门第高贵。九原:指墓地,也泛指死亡。那可作:哪能再做。惆怅:伤感、悲痛。哽:因悲伤而哭泣哽咽。
【译文】
过去的生活里,留下了许多教训和规戒,在书林中我早早地就立下了功勋。
对人十分敬重诚恳地追求善良,师长和朋友的交往使我见闻很广。
你就像两个英俊的玉笋,你的门庭像万石之君的府邸。
你在九泉之下哪能再当人呢?我不禁伤感得哽哽咽咽地哭泣起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刘宣教写的悼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刘宣教早年的功德,后两句写刘宣教死后的感伤。
首联“夙世垂遗训,书林早策勋”,点明刘宣教的德业,从“夙世”二字可见他一生的修养;“策勋”二字则写出他早年的功绩。这两句是说刘宣教的一生都在不断地积累着德行。
颔联“敬诚跻至善,师友富多闻”,进一步描写他的为人,“敬诚”表明他对人真诚恭敬;“跻至善”说明他追求善良,“师友”表明他的学识丰富、见多识广,“富多闻”表明他的交友广泛,知识渊博。这两句是说由于刘宣教的人品高洁,所以他的朋友很多,而且都是博学有才之人。
颈联“棠棣两玉笋,闺门万石君”,用比兴之法描绘了刘宣教的仪容风采,“两玉笋”是说他的两个儿子相貌俊俏,如竹笋般挺拔;“闺门万石君”是说他们的家道显赫,如万石之君(石崇)一样富贵。这两句是说刘宣教的两个儿子都很优秀,且家境殷实。
尾联“九原那可作,惆怅哽飞云”表达了诗人对刘宣教的哀思之情。“九原”指坟墓,“那可作”意为怎么能再当人呢?这是说刘宣教已经去世,不能再活在世上了。诗人面对已故的亲人感到十分悲痛,所以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尾联是说,虽然刘宣教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留给我们的财富却是永恒的,永远值得怀念!
全诗以“遗训”“策勋”等词赞美刘宣教的德业,又通过“敬诚”、“登至善”等词表达对他的品德的崇敬。同时,通过对刘宣教子女的描述,表现了他的家庭幸福和子孙昌盛。最后一句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刘宣教的哀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