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来篱下欲成蹊,菊似桃花赏客迷。
清郁虽同彭泽径,娇红全是武陵溪。
露沾宿蕊金丝润,日炙繁英玉叶低。
占断春光与秋色,薰风特地与留题。
次韵阮承书咏桃花菊六月开
【注释】:篱:栅栏,围栏。蹊:小路。彭泽:晋陶渊明的田园诗人,有“采菊东篱下”的名句。武陵溪:传说中的地方,相传是桃源。薰风:和煦的春风吹过,比喻美好的春光。留题:即留下题词,指留下赞美的诗篇。
【译文】:
篱笆边种了菊花,想要形成小路,但菊花的花朵大而艳丽,让赏花的人迷失方向。虽然清郁之气与彭泽相近,但娇红的花瓣全是武陵溪水边的景色。露水打湿了残留的花朵,金丝花瓣变得更加光滑润泽;阳光炙烤着盛开的花朵,玉叶低垂。这种占尽春光和秋色的美景,只因为春风特别地吹拂,才能留下赞美的诗篇。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桃花和菊花描绘得惟妙惟肖,生动形象。
首联“怪来篱下欲成蹊,菊似桃花赏客迷。”描绘了篱笆边种了菊花,形成了一条小道,使得赏花的人迷失方向,仿佛进入了桃花林中一样。这里的“菊似桃花”既形容了菊花的美丽,又暗示了其与桃花的相似性。这一细节描写,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颔联“清郁虽同彭泽径,娇红全是武陵溪。”则进一步描绘了菊花与桃花的对比。“清郁”与“彭泽”,指的是诗人心中的田园生活;“娇红”与“武陵溪”,则是对桃花的描绘。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颈联“露沾宿蕊金丝润,日炙繁英玉叶低。”则通过对露水和阳光的描绘,展现了菊花在阳光和露水的滋养下,愈发娇艳动人。这里的“露沾宿蕊”和“日炙繁英”都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菊花以生命力。
尾联“占断春光与秋色,薰风特地与留题。”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与秋天的喜爱,以及他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这里的“占断春光与秋色”和“薰风特地与留题”,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将桃花和菊花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同时,诗人的情感也贯穿始终,使得这首诗既有美感又有情感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