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追欢异昔年,强随时节到层巅。
俯观殊俗身如客,平瞰丹霄势欲仙。
故国伤心沧海外,行朝倾首碧云边。
兴阑酒罢催归驭,四面岚光合暮烟。
重九日宴临漳亭
在九月九日这一天,我与朋友们在临漳亭举行盛宴。
九月九日的欢庆与往年不同,我们强忍着时序的变化来到山巅之上。
俯瞰下方异域风俗的人们如同客居他乡,俯瞰上方高耸入云的景象仿佛神仙居住。
故乡的悲愁在沧海之边令人伤心,朝廷的臣子低头向碧云之边致敬。
宴会即将结束,酒也喝完了,催促马匹返回家中,四面的山林云雾笼罩着暮色。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寓梓州的诗作之一。诗人通过重九日宴临漳亭的场景描写,抒发了自己身处乱世之中的忧国忧民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深忧虑。
九日追欢异昔年,强随时节到层巅。
诗句释义:在这九九重阳节这一天,我与朋友们欢聚一堂,庆祝节日的喜悦。然而与往年相比,今年我们的心情却有些不同,可能是因为时序已经发生了改变。为了顺应这个变化,我们决定登上山顶,感受不同的风景和氛围。这里的“追欢”是指庆祝节日,而“异昔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人事易变的感慨。
俯观殊俗身如客,平瞰丹霄势欲仙。
诗句释义:从山脚仰望,可以看到不同的风俗和文化的人们,他们与我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信仰,我们就像一位外来的游客一样,身处于这个陌生的环境之中。而在平视的角度看下去,那高耸入云、直插天际的山峰仿佛仙境一般,让人心生向往。这里的“身如客”和“势欲仙”都是用比喻的方式来形容自己与周围的环境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周围世界的陌生感,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故国伤心沧海外,行朝倾首碧云边。
诗句释义:在遥远的海角之外,我的家乡依然充满了悲伤和哀愁。而我所在的朝廷也在远处的碧云之边向我致意。这里的“故国伤心”是指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行朝倾首”则是用夸张的手法来表达朝廷对自己的态度和情感。
兴阑酒罢催归驭,四面岚光合暮烟。
诗句释义:随着宴会的结束,酒也喝得差不多了,于是催马准备回家。四周的山峦被晚霞映照得五彩斑斓,云雾缭绕,仿佛与暮色融为一体。这里的“兴阑”是指宴会接近尾声,而“催归驭”则是用动词来描绘诗人离开宴会的情景。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重阳节宴集的诗歌,通过描绘宴会的场景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深忧虑。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比喻,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自然之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