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堂永昼来风长,石枕竹簟寒生光。
文园肺渴厌烦热,更要夫君在侧傍。
【注释】
漳州:古郡名。白莲:即白莲教,亦称“白莲宗”,宋初创立于江西,后扩展至全国。元朝末年,白莲教成为农民起义的武装力量。遗(yí)纸扇:用白纸糊成的扇子。每扇都书写一首诗。遗,赠送之意;遗诗,赠送诗。
永昼:漫长的白昼。永,长、久。
石枕:石制的枕头。竹簟(diàn):竹制的凉席。簟,席子。寒生光:指凉爽宜人,令人心旷神怡。光,亮、明。
文园: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文学家,汉武帝时曾为中郎将,因才高而遭忌,免官家居。肺渴厌烦热:司马相如《上林赋》有“肺渴解惰”句。肺渴,口渴思饮。厌,讨厌、厌恶。文园肺渴意谓司马相如因才高被嫉,感到口腹之欲难以满足,因而厌烦炎热。夫君:丈夫、爱人。在侧傍:在身边陪伴。
【赏析】
《漳州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每扇各书一首其一》是北宋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白莲僧赠给苏轼的纸扇,每扇上都写着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一幅夏日炎炎、清风徐来、清凉宜人的图画。同时,也表现了白莲僧对苏轼的深情厚意。
这首诗以白莲僧送给苏轼的纸扇为题,每扇上都写着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一幅夏日炎炎、清风徐来、清凉宜人的图画。同时,也表现了白莲僧对苏轼的深情厚意。
首句“虚堂永昼来风长”描写的是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室内,使得屋内显得更加明亮舒适,清风徐徐吹拂,带来了一丝清凉。这里运用了“虚堂”、“永昼”、“来风长”等词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夏日午后的场景,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种宁静而舒适的氛围。
第二句“石枕竹簟寒生光”则进一步描述了夏日午后的清凉感。石枕和竹簟都是夏季常用的物品,它们在夏日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凉爽舒适。而“寒生光”则形容这种清凉的感觉如同阳光一般温暖照人。这句诗通过对夏日午后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凉爽宜人的夏日午后之中。
第三句“文园肺渴厌烦热”则是引用了前人诗句中的典故。这里的“文园”指的是司马相如,他曾因才华出众而遭到嫉妒和诽谤,被迫离开了朝廷。“肺渴厌烦热”则是司马相如的一句诗,形容他因为口腹之欲难以满足而感到厌烦和炎热。这句诗借用了司马相如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炎热夏日的感受和心情。
最后一句“更要夫君在侧傍”则表达了白莲僧对苏轼的依恋之情。他认为夏天的炎热让自己的身体感到不适,因此更需要身边有人陪伴和照顾。这里的“夫君”指的是苏轼,而“在侧傍”则是指苏轼在身边陪伴着自己。这句诗表达了白莲僧对苏轼的依恋和依赖,同时也暗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将夏日午后的清凉场景和白莲僧对苏轼的深情厚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夏日炎炎、清风徐来、清凉宜人的图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炎热夏日的感受和心情以及对身边人的依恋和依赖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