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至二千石,年馀七十秋。
长生应有诀,勇退复何求。
耆旧凋零尽,功名取次休。
莫陪蒿里饯,东望陇云愁。

【注释】:

沈朝议 之渊挽诗 其二:

仕至二千石,年馀七十秋。

长生应有诀,勇退复何求。

耆旧凋零尽,功名取次休。

莫陪蒿里饯,东望陇云愁。

译文:

我到任时已是二千石的官职,年过七十才做官。

长生应该有诀别的话,何必还要勇往直前呢?

年老体衰的老朋友都一个一个地离去了,功名富贵也不过是暂时的事。

不要在人死之后为死者送行,东边望着陇上的云彩感到忧愁。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沈朝议,他的这首《之渊挽诗》是其代表作之一,全诗如下:

仕至二千石,年馀七十秋。

长生应有诀,勇退复何求。

耆旧凋零尽,功名取次休。

莫陪蒿里饯,东望陇云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晚年对于人生的一种思考。

“仕至二千石”,表明作者曾官至二千石的高官;“年馀七十秋”则透露出他已年过古稀。这样的年龄和地位,使他不得不思考起人生的一些重大问题,包括如何面对死亡,如何安排自己的后事。

“长生应有诀”,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长生不死的渴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生不老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然而,当一个人已经达到了生命的极限,再追求长生不老就显得无意义了。因此,“有诀”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解脱,一种放下。

“勇退复何求”,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权力地位的放弃。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能够勇敢地退下来,不再追求那些虚无的东西,那么他就没有什么可求的了。这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智慧。

“耆旧凋零尽”,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年老体衰的同僚们的怀念。他们曾经都是自己身边的重要人物,但现在却一个个离世了。这种怀念之情,既是一种对过去的怀念,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担忧。

“功名取次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他认为,功名利禄并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而是可以随意取舍的。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也是一种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莫陪蒿里饯”,这里的“蒿里”指的是墓地,而“饯”则是送行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在这个时候为死者送行。这是一种对生死离别的态度,也是一种对人生的淡然。

“东望陇云愁”,这里的“陇”指的是陇山,而“云”则是指天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看着天空中的云彩,心中充满了愁绪。这是一种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无奈。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刻认识和感悟。它告诉我们,人生无常,我们应该珍惜当下,勇敢面对死亡,放下功名利禄,淡泊名利,坦然面对生活的得失成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