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宫庭荆棘春。
衣冠今左衽,忍作北朝臣。
【注释】
国破山河在,宫庭荆棘春。衣冠今左衽,忍作北朝臣。
破败的国土里,大江依旧流,宫墙内外长满野草。衣冠被异族征服者所夺去,忍心为异族统治者效力吗?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冬到二年春(875年)所作。此时长安城已遭战乱,诗人由长安来到华州行在(今陕西渭南县)。此诗即写诗人初到华州的所见所感。全诗一气直下,感情沉郁。首联两句,点出长安残破之景与国家覆亡之势。颔联两句,则写出了诗人面对这种局面时的矛盾心态:既不愿做敌国的臣子,又不忍目睹国土沦丧而坐视不救。颈联两句,进一步揭露了长安城内的荒凉景象,也反映了长安百姓的痛苦遭遇。尾联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眷念之情以及恢复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