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道松阴若剪齐,前人种得几多时。
曾经行客频相恋,试问乡翁总不知。
暗引风声号绿野,密留云影挂苍枝。
今人惠物能如否,祇有摧残樵牧儿。

【注释】

过前冈见毁松有感 其一:①夹道:指道路两旁。②种得:种植的时间。③行客:过往行人。④乡翁:乡间的老人,此处指被毁之松的所有者。⑤惠物:施舍物品。⑥摧残:使残破。⑦樵牧儿:砍柴放牧的儿童,这里指破坏树木的人。⑧“暗引”句:松树在风中发出声音,好像在号叫。⑨“密留”句:云影在苍劲的松树枝上停留。⑩能如否:能否像过去那样。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基(字伯温)所作。刘伯温是明朝开国元勋,也是历史上有名的谋略家,他一生历尽坎坷,曾遭诬陷,流落江南,晚年隐居家乡。这首诗是他晚年在故乡所写,诗中所咏之物是一棵古松。

第一、二句说这棵被毁的古松,枝叶茂盛、参天蔽日,它与周围的松树相比,枝叶更加整齐划一,可见这棵树已经长了很长时间。三、四句是说,曾经有许多行客路过这里,都为它的茂密而恋恋不舍;可是问遍了乡间的老人,他们都不知道这棵树是谁种的。五六两句说,这棵古松虽然被人砍伐毁坏了,但风声依然可以听到它在呼啸号叫;云彩的影子也依然挂在苍劲的枝头。七八两句说,如今那些砍伐古松的人,是否能够像从前那样施恩惠呢?最后两句说,只有那砍伐古松的樵夫和牧童,不知道这是谁种的古松。

全诗以议论为主,通过对古松的描绘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诗的前四句主要描写了这棵古松的外貌特征,并由此表达了对古松的怀念之情,同时流露出一种惋惜之感。诗的后四句则从古松的角度来抒发感慨,表达了对砍伐古松者的批评和讽刺。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风格清新明快,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