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来何事到湖西,风急飞红衬马蹄。
望信只愁秋雁断,爱春还恨早莺啼。
山连楼阁云容重,水浸栏干月影低。
归棹采菱重惜晚,一声歌过绿杨堤。

【注释】

跃马西湖:在杭州西湖的西南角。

晓来何事到湖西,风急飞红衬马蹄:清晨来到西湖边,为什么?因为风急,使树上的红花飘落下来,像红色的花瓣装饰着马蹄。

望信只愁秋雁断,爱春还恨早莺啼:盼望书信,却又怕秋雁将信折断,喜欢春天,又怨恨那早来的黄莺儿叫。

山连楼阁云容重,水浸栏干月影低:远望山连绵起伏,楼阁层层叠叠,仿佛是云雾重叠;近看湖水淹没栏杆,月亮的影子显得格外低垂。

归棹采菱重惜晚,一声歌过绿杨堤:乘船回家去,采摘菱花时更觉得时光已晚;一曲歌声传来,越过绿杨堤岸。

【赏析】

《跃马西湖》是宋代诗人林逋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作者游历西湖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全篇写景抒情,自然流畅,语言清新隽永。

“晓来何事到湖西,风急飞红衬马蹄。”开篇即点明“晓来”二字,表明是在黎明时分,而“湖西”则明确地点出目的地在西湖之西。为何要来到西湖之西?是因为“风急”。这里的“风”既指自然界的秋风,也暗喻着南宋朝廷的风雨飘摇。风急之下,树上的红花纷纷落下,仿佛是为马蹄点缀。这一细节描写,既写出了风势之大,也烘托出了西湖景色之美。

“望信只愁秋雁断,爱春还恨早莺啼。”接下来,作者转入对书信的思念。他担心收到书信的人,因为秋雁已经南飞而无法传递;同时,他也渴望春天能够早日到来,以便听到那悦耳的黄莺鸣声。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更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春天的向往。

“山连楼阁云容重,水浸栏干月影低。”第三联继续展开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远处的山峦与高楼相连接,仿佛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近处的湖水淹没了栏杆,月亮的影子也显得格外地低垂。这一联诗通过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生动地勾勒出了西湖的山水之美、夜色之柔。

“归棹采菱重惜晚,一声歌过绿杨堤。”最后一句诗回到了作者自己,他在归家途中,乘坐着小舟,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他一边采摘菱花,一边听着远处传来的歌声,那歌声越过绿杨堤岸,传到了耳边。这一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整首《跃马西湖》以西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抒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对亲情之思的独特感悟。同时,诗中的“风急”、“秋雁”等意象也为诗歌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