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到招提十七年,吟题墨色又成嫣。
蟠虬老桧枝垂舞,像刻前碑石载镌。
留赋纵然常满壁,玄机竟莫悟枯禅。
道场法子丛居盛,奚复芦花施钓船。
重到招提十七年,吟题墨色又成嫣。
蟠虬老桧枝垂舞,像刻前碑石载镌。
留赋纵然常满壁,玄机竟莫悟枯禅。
道场法子丛居盛,奚复芦花施钓船。
注释:
- 重到招提十七年:重访招提寺已经十七年了。招提寺,即佛寺。
- 吟题墨色又成嫣:再次在墨色中吟诗,使得墨色更加鲜艳。
- 蟠虬老桧枝垂舞:蟠曲的老树干上垂下舞动的枝条。虬龙,形容树木扭曲的姿态。
- 像刻前碑石载镌:佛像前的石碑雕刻着文字和图案。镌,刻字。
- 留赋纵然常满壁:尽管经常有诗歌留作纪念,但仍然没有完全理解其中的道理。
- 玄机竟莫悟枯禅:对于佛学深奥的秘密竟然无法领悟。玄机,佛学中的深奥道理。
- 道场法子丛居盛:僧侣们在道场里聚集,形成了一种繁荣的景象。
- 奚复芦花施钓船:为什么还要用芦花来钓鱼呢?施钓,捕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寺庙的诗,诗人重访招提寺已经有十七年的时间,再次来到这个熟悉的地方,感慨良多。他在墨色中吟诗,使得墨色更加鲜艳;他看到蟠曲的老树干上垂下舞动的枝条,感叹自然的美;他看到佛像前的石碑上刻着文字和图案,感叹历史的沉淀。然而,尽管他的诗歌留作纪念,但仍然没有完全理解其中的道理。对于佛学深奥的秘密,他竟然无法领悟。他感叹僧侣们在道场里聚集,形成了一种繁荣的景象,但他却不再像过去那样追求名利,而是选择用芦花来钓鱼。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的怀念和对名利的追求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