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抉云汉,斡造化机。
气高天下,乃克为之。
猗嗟若人,冠冕百代。
忠言谠论,不顾身害。
敬想高风,恨不同时。
掩卷三叹,播以声诗。

赞苏轼文集

手抉云汉,斡造化机。气高天下,乃克为之。猗嗟若人,冠冕百代。忠言谠论,不顾身害。敬想高风,恨不同时。掩卷三叹,播以声诗。

注释:

  1. 手抉云汉,斡造化机:手抉云汉,比喻苏轼的文笔如云汉一般浩瀚,能够洞察天地造化的奥秘。斡造化机,意为操纵和把握造化的规律,形容他能够巧妙地运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2. 气高天下,乃克为之:气高天下,指苏轼的文才横溢,气势磅礴,超越了当时的文坛。乃克为之,意为只有他才能够创作出这样的作品。
  3. 猗嗟若人,冠冕百代:猗嗟若人,形容苏轼如同古代的英雄一样,有着崇高的道德品质。冠冕百代,意味着他的品德和才能将永远为后人所铭记。
  4. 忠言谠论,不顾身害:忠言谠论,指苏轼的言论正直、深刻,有益于国家和社会。不顾身害,意为他敢于直言进谏,即使冒着被迫害的危险也在所不惜。
  5. 敬想高风,恨不同时:敬想高风,指我敬佩苏轼的高洁品质,可惜我们没有在同一时代。恨不同时,表达了对无法与他共事的遗憾。
  6. 掩卷三叹,播以声诗:掩卷三叹,指我在阅读完苏轼的文章后,不禁感叹不已,多次反复品味。播以声诗,意为我将苏轼的文章传唱下去,让更多的人听到这些优美的诗词。
    赏析:
    这首诗是对苏轼文集的赞美之词。诗人通过对苏轼的才华、品德以及与时代背景的关系进行了描绘和评价。其中,“手抉云汉,斡造化机”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苏轼文笔的卓越和他对自然万物的深刻理解;“气高天下,乃克为之”则体现了他对文学创作的深厚功力;“猗嗟若人,冠冕百代”则赞美了他高尚的品德和永恒的影响;“忠言谠论,不顾身害”则揭示了他敢于直言的品质;“敬想高风,恨不同时”则抒发了诗人对这位先贤的敬仰之情;最后一句“掩卷三叹,播以声诗”则是表达了他对苏轼作品的喜爱和传播的愿望。整首诗充满了对苏轼的敬仰之情,也展示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