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住已积日,此生知几来。
敛容看夭矫,侧足避崔嵬。
随意从登降,无心计挽推。
云寒易成晚,家近故须回。

【注释】1.端峰:在浙江杭州。2.往还三首:即《端居》三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一组诗。3.积日:多日。4.几来:多久以来。5.夭矫:指鸟兽等动物的飞腾姿态。6.侧足:形容山高险峻。7.崔嵬:高大而陡峭。8.随意:随心所欲。9.挽推:拉、推,这里指攀缘。10.云寒:云雾浓重。11.家近:指诗人住所离城近。

【赏析】

这首诗为诗人晚年的一组诗,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的喜爱以及隐居的生活情趣。

“暂住已积日,此生知几来。”这是说,诗人暂时住在端峰已经多日,自己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呢?这里的“积日”和“知几”都表明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感受,既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又觉得自己的归期难以预料。

“敛容看夭矫,侧足避崔嵬。”这是描绘诗人观赏山景时的样子。他收敛面容,仔细观察着山中鸟儿的飞翔姿态;同时,他也注意观察着山势的险峻,生怕一不小心就会跌下悬崖。这里的“敛容”和“侧足”都是描述诗人的动作和神态,通过这些动作和神态,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山水的喜爱以及他在欣赏美景时的专注和谨慎。

“随意从登降,无心计挽推。”这是进一步描写诗人与山水的关系。他可以随性地登上山顶,也可以随意地下山,完全不受任何束缚;而当他攀援山峰时,也没有任何杂念,只是专注于攀登的过程。这里的“随意”、“无心”都是强调诗人与山水融为一体的状态,表达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亲近之情。

“云寒易成晚,家近故须回。”这是最后两句诗。诗人看到山上的云雾越来越浓密,知道天快要黑了,所以决定下山回家。而因为家中距离端峰很近,所以他必须尽快回去。这里的“云寒”、“易成晚”和“故须回”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的行动。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端峰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他对山水的喜爱以及他的隐居生活情趣。诗人通过对山水的观察和体验,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因为他深知自己的归期难以预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