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啼宵不饱,女诉夏无衣。
几载宦游倦,素来生事微。
诗书须自勉,纫补莫多违。
我亦田园去,终难粟肉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书事》组诗中的第八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儿啼宵不饱,女诉夏无衣。
  • “儿啼”指的是孩子哭泣,因为饥饿而啼哭;“宵不饱”表示夜晚没有吃饱。
  • “女诉”指的是妻子抱怨,因为夏天天气炎热,衣服穿得少,无法保暖。
  1. 几载宦游倦,素来生事微。
  • “宦游”指的是官员的公务活动;“几载”表示几年的时间;“素来生事微”表示自古以来生活简朴。
  1. 诗书须自勉,纫补莫多违。
  • “诗书”指的是诗歌和书籍;“须自勉”表示需要自己努力勉励;“纫补”指的是缝补衣物;“莫多违”表示不要违背。
  1. 我亦田园去,终难粟肉希。
  • “我”指的是自己;“田园”指的是农村的生活环境;“终难粟肉希”表示最终难以实现吃好穿好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他看到孩子们因为饥饿而哭泣,妻子因为夏天炎热而抱怨,感到十分心疼。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已经经历了几年的宦游,生活过得比较节俭。然而,尽管他努力读书和修身养性,但是最终仍然难以实现过上好生活的愿望。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