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食缀散吏,幽栖还故山。
平生读书志,欠此历年闲。
马倦政长路,鹭饥方浅弯。
吾师与吾友,高处若为攀。
【注释】
次韵刘先生送行并令诸友及子侄同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感。
斗食缀散吏:指在一个小官吏职位上忙碌地工作着。
幽栖还故山:指隐居到深山中的隐士们。
平生读书志:指自己一生追求学问的决心。
欠此历年闲:指缺少时间去阅读、研究。
马倦政长路:指路途遥远辛苦。
鹭饥方浅弯:指水鸟饥饿时才会展翅飞翔。
吾师与吾友:指作者的朋友和老师。
高处若为攀:指要攀登更高的山峰。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友人刘先生为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全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感情,又展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首句“斗食缀散吏”,以小见大地描绘了刘先生的工作状态。诗人通过这个细节,表达了对刘先生辛勤工作的敬意。紧接着,诗人用“幽栖还故山”来描绘刘先生的生活态度,表现出他向往自然、追求简朴生活的精神追求。
第二句“平生读书志”,诗人回顾了自己一直以来对学问和知识的渴望,这既是对自己过去行为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期望。第三句“欠此历年闲”,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表达了他对缺乏时间进行深入研究的遗憾。
第四句“马倦政长路”,诗人用马儿长途跋涉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刘先生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而“鹭饥方浅弯”,则以鹭鸶飞翔的姿态,隐喻了刘先生高远的志向和抱负。
最后一句“吾师与吾友”,诗人将朋友和老师并列在一起,既强调了朋友的重要性,也表明了诗人对他们的尊敬和感激之情。而“高处若为攀”,则表达了诗人想要攀登更高境界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未来道路的迷茫和探索。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