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兮当日意,萱也直云忘。
岂是名兹草,真将种北堂。
能丛又能干,非绛复非黄。
开处阴当合,看时昼阅长。
萱草
伯兮当日意,萱也直云忘。
岂是名兹草,真将种北堂。
能丛又能干,非绛复非黄。
开处阴当合,看时昼阅长。
注释:
- 伯兮当日意:伯兮是古乐府中一个名字,这里指的是《柏舟》这首诗。意思是说:伯兮啊,你当日的心意是怎样的?
- 萱也直云忘:萱草直译过来就是忘忧草,也就是萱草。
- 岂是名兹草:难道只是因为它的名字叫“忘忧草”才种植吗。
- 真将种北堂:真应该种植在北方的厅堂里。
- 能丛又能干:能生长又结实,即指萱草既能生长又能结果实。
- 非绛复非黄:不是红色的也不是黄色的,可能是指颜色不鲜艳。
- 开处阴当合:开放的地方阴气应当聚集,可能是说开花的时候阴气很盛。
- 看时昼阅长:看到的时候白天的时间很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萱草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忘忧草的赞美之情。
首句“伯兮当日意”,是对《柏舟》这首诗的引用,诗人通过引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次句“萱也直云忘”,诗人用直接的语气来表达自己对于忘忧草的喜爱和向往。他希望忘忧草能够带给人们快乐和安慰。
第三句“岂是名兹草”,诗人提出了疑问,为什么只是因为这个名字就种植了忘忧草呢?这反映了诗人对忘忧草的珍视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忘忧草真正价值的思考。
第四句“真将种北堂”,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忘忧草的生长环境和用途。他说忘忧草应该种植在北方的厅堂里,因为那里有阴气聚集,适合它生长。这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尊重。
第五句“能丛又能干”,诗人描述了忘忧草的形态特点,既能够生长又能够结实。这反映了诗人对忘忧草生命力的赞赏。
第六句“非绛复非黄”,这一句可能是指忘忧草的颜色并不鲜艳,而是淡雅的。这表现了诗人的审美观,他欣赏那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开处阴当合,看时昼阅长”,诗人通过对忘忧草开放的描写和对白天时间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悟。他希望通过忘忧草带来的快乐和安慰,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