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道花争发,那知雨较迟。
病躯犹故絮,霜鬓益新丝。
鄙性岂耽酒,写怀聊赋诗。
经过顿能尔,无久溷公为。
移官巴陵行有日矣书呈唐德舆程士和梁和仲于去非段元衡邢大声七首 其七
只道花争发,那知雨较迟。
病躯犹故絮,霜鬓益新丝。
鄙性岂耽酒,写怀聊赋诗。
经过顿能尔,无久溷公为。
注释:
①巴陵:即今湖南岳阳,古称巴丘。诗人因被贬谪而迁往这里。
②书呈:写给友人看。唐德舆(758-793),字元次,河南阳翟人;程士和、梁和仲、于去非、段元衡、邢大声:均为唐代诗人。
③“移官”二句:移官,调任官职。
④“只道”三句:只道,以为。花争发,形容春风吹拂之盛。那知,哪里知道?雨较迟,认为下雨比春天晚。
⑤“病躯”三句:病躯,指诗人的身体。犹故絮,像旧棉絮一样柔弱无力。霜鬓,白发。
⑥鄙性:谦词,指自己的本性。
⑦耽酒:沉湎于饮酒。
⑧写怀:寄托情怀。
⑨顿能尔:忽然能够如此。顿,顿时的意思。
赏析:
这首五律是诗人在赴巴陵途中写给唐德舆、程士和等人的七首诗中的第七首。诗人以“只道花争发,那知雨较迟”开头,表达了他对春天到来时间与预期的不同感受,并由此引出自己身体的状况和心境的变化。接下来,他通过“病躯犹故絮,霜鬓益新丝”两句,描绘了自己因病体虚弱而像旧棉絮一样脆弱,又因年岁渐长而头发变白的情况,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无奈。
诗人并没有因此沉溺于悲伤之中,反而通过“鄙性岂耽酒,写怀聊赋诗”两句,表达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志向。他认为自己的本性并不沉湎于酒色之中,而是善于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因此,他在经过巴陵时,没有沉迷于当地的美酒美食之中,而是选择用诗歌来寄托自己的情怀。
诗人以“经过顿能尔,无久溷公为”两句收尾,表达了自己希望尽快结束这段经历,不耽误公务的心情。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公务的重视,也表达了他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的到来与自己的身体状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光、友情等主题的深刻认识和感悟。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展示了自己谦虚谨慎、不沉溺于享乐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