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上严婺路,往来苕霅舟。
何胜百篇咏,不啻十年游。
志愿终渔钓,经蹊熟鹭鸥。
清风慕唐汉,高友得孙刘。
夜赋二首 其二:
下上严婺路,往来苕霅舟。
何胜百篇咏,不啻十年游。
志愿终渔钓,经蹊熟鹭鸥。
清风慕唐汉,高友得孙刘。
注释:
- 婺路:指婺州的路,即今天的浙江金华一带。
- 苕霅:苕水与霅水的合称,都是浙江省的河流。
- 百篇咏:指许多诗篇赞美之意。
- 不啻:差不多的意思。
- 渔钓:指渔民的生活,也比喻隐居生活。
- 经蹊:走过小道、小路。
- 鹭鸥:水鸟,泛指鸟类。
- 唐汉:唐朝和汉朝,这里借指历史上的名士。
- 孙刘:三国时期的两位著名政治家诸葛亮(字孔明)和刘备(字玄德),后多用来指代志同道合的朋友。
-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归隐后所作,反映了他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生活的心态。首句“下上严婺路”,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严州(今浙江金华)的山路上,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第二句“往来苕霅舟”,则表现了他频繁往返于苕溪、霅溪之间的小船之上,享受着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高尚情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之情,如对唐宋时期那些名士的高洁品质的追忆和向往。